猶記前一陣子MSN上的暱稱是「夏天陽光快擁抱我吧」,因為連續兩週計畫好要去海邊玩,卻都因為天公不作美,一到週末天氣明顯轉壞而作罷。上週日終於是艷陽高照,趁此大好機會前往福隆,沒想到夏天的陽光將我「緊緊擁抱」,壓得快喘不過氣,換來的結果就是曬傷。
這應該是我印象中第一次這麼嚴重的曬傷,除了臉之外無一倖免(不過臉還是被曬得紅通通),最嚴重的部位就是兩肩,雖然沒有到起水泡,但是燙紅的感覺持久不退,其他如手、胸、胸、背、腿也出現程度不一的發燙現象,真的是連自己照鏡子都會嚇一跳。
手邊除了一罐蘆薈曬後露之外,找不到其他的工具來處理這樣的傷害。只能靠著傳統療法,洗冷水澡、吹冷氣來降溫。好笑的是,都已經曬成這樣了,昨天仍像不要命般的去做重量訓練,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內外夾攻」。除了訓練內部的肌肉組織,外面的皮膚也不時被摩擦到,而這樣的痛楚,的確讓我感覺重量訓練好像沒有之前那麼痛苦,可能被灼熱的皮膚傷害分散了吧。
下次我可能就不敢這麼膽大妄為,我這次實在是輕忽了太陽的威力,還不怕死的擦了兩層助曬(還是沒有SPF的那種)。要不減少日曬的時間,就是要擦有基本防曬的乳液。不過這次可以說非常明顯地有曬黑,算是有達到目的了。而夏日、艷陽、大海的結合,還是稍稍撫慰了疲累的心靈。
2008年6月24日
2008年6月20日
Slack Season
最近發文的頻率似乎有點高,並不是我突然文思全湧,或是工作有突發狀況(這個真的不要再發生了),而是突然在上班時間覺得時間變多了。
我想應該是進入了淡季,或許我應該用一個月比較不忙的時候來稱呼。攤開現有的報告來看,除了每週都會碰到的之外,份量十足的月報以及其他每個月規定要繳交的報告,幾乎都要在每個月月中送出,所以月初那幾天通常是被壓榨地最厲害的時候。
再來就是文章投稿,也可以稱做是文章置入,或者是article placement、contributed articles,20-25號多為各雜誌社的截稿時間,所以我們必須在月初就早早跟媒體聯絡相關事宜,才能順利趕上截稿,當中的往返通常都要7-10天。文章回來之後還要經過許多次proofread,所以到月中幾乎天天都要看paper,時間基本上也都卡得很緊。
除了投稿,上媒體的另一個機會就是專訪了,主要還是配合雜誌的專題報導,看是記者或編輯主動邀約或者是我們pitch,專訪更是需要把時間表往前拉,月初就要快快爭取機會,然後安排後續時間。記者在寫這些專題時,通常也需要比較久的時間進行整理,就會跟著壓縮時間,也是要跟時間賽跑。
通過了以上的關卡,如果手邊沒有其他專案或者客戶臨時要的東西,基本上到了每月中下旬就會是比較輕鬆的時候。因為重要報告都交了、文章投稿了、專訪結束了,剩下都是比較細瑣的問題,這個時間比較大的事項就是要開始做每個月的財務結算。如果沒有大活動,基本上都很單純,也不會增加額外的壓力。
看看月曆,我還是趕快好好享受如現在片刻的悠閒,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不會跑出凡人的事情呢(苦笑)?
我想應該是進入了淡季,或許我應該用一個月比較不忙的時候來稱呼。攤開現有的報告來看,除了每週都會碰到的之外,份量十足的月報以及其他每個月規定要繳交的報告,幾乎都要在每個月月中送出,所以月初那幾天通常是被壓榨地最厲害的時候。
再來就是文章投稿,也可以稱做是文章置入,或者是article placement、contributed articles,20-25號多為各雜誌社的截稿時間,所以我們必須在月初就早早跟媒體聯絡相關事宜,才能順利趕上截稿,當中的往返通常都要7-10天。文章回來之後還要經過許多次proofread,所以到月中幾乎天天都要看paper,時間基本上也都卡得很緊。
除了投稿,上媒體的另一個機會就是專訪了,主要還是配合雜誌的專題報導,看是記者或編輯主動邀約或者是我們pitch,專訪更是需要把時間表往前拉,月初就要快快爭取機會,然後安排後續時間。記者在寫這些專題時,通常也需要比較久的時間進行整理,就會跟著壓縮時間,也是要跟時間賽跑。
通過了以上的關卡,如果手邊沒有其他專案或者客戶臨時要的東西,基本上到了每月中下旬就會是比較輕鬆的時候。因為重要報告都交了、文章投稿了、專訪結束了,剩下都是比較細瑣的問題,這個時間比較大的事項就是要開始做每個月的財務結算。如果沒有大活動,基本上都很單純,也不會增加額外的壓力。
看看月曆,我還是趕快好好享受如現在片刻的悠閒,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不會跑出凡人的事情呢(苦笑)?
2008年6月19日
Crisis Management
今天歷經了進公司後第一個危機管理。
事情到目前為止都很明快地處理,也暫時獲得解決,只是真的又再次學到一個教訓,做什麼事真的需要謹慎再謹慎、小心再小心,能再三確認最好能再四確認、再五確認(耍小冷)。不然出了緊急狀況,真的會讓人皮皮挫。
此次主要還是溝通上出了問題,沒有做到最後的confirm,感覺又留下了一個不好的紀錄。對於不容犯錯的我們來說,不管大小的問題,都是我們的痛,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病態(這應該是完美強迫症病入膏肓的症狀了吧),這的確也是我們壓力的來源。如果能預期就好,往往就是這麼突如其來,殺得措手不及,換個角度想,或許之後心臟會越來越大顆,要做到「處安思危」、「處變不驚」又能把事情做得「恰到好處」才是最高境界吧。
事情到目前為止都很明快地處理,也暫時獲得解決,只是真的又再次學到一個教訓,做什麼事真的需要謹慎再謹慎、小心再小心,能再三確認最好能再四確認、再五確認(耍小冷)。不然出了緊急狀況,真的會讓人皮皮挫。
此次主要還是溝通上出了問題,沒有做到最後的confirm,感覺又留下了一個不好的紀錄。對於不容犯錯的我們來說,不管大小的問題,都是我們的痛,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病態(這應該是完美強迫症病入膏肓的症狀了吧),這的確也是我們壓力的來源。如果能預期就好,往往就是這麼突如其來,殺得措手不及,換個角度想,或許之後心臟會越來越大顆,要做到「處安思危」、「處變不驚」又能把事情做得「恰到好處」才是最高境界吧。
2008年6月18日
Premarital Sex
小六生簽婚前守貞?套句之前的流行語,這樣的做法真的是「太傻、太天真了」!
根據媒體報導,這是高雄市愛國國小畢業生在一齊宣讀誓言、簽下「拒絕婚前性行為宣誓卡」,這麼煞有其事的過程,在我看來,絕對不是台灣兩性平權或性別教育的進步,反而大大往後退了好幾個光年。彷彿又回到思想封建的保守時代,不但無法建立正確的性觀念或自我保護,反而是一種孤芳自賞、處身情節的復辟。
我覺得這樣的戲碼,重點不在於演員是這些小六學生的年紀是否洽當,而是在於簽下這樣的「守身契」,實在很可笑。在現今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國小學童逐步接受兩性教育的確需要,但婚前守貞這個觀念是否應該推行其實備受爭議。以這種極端的方式來鼓吹要保護自己,真的是太沉重了。
如果校方的出發點是要讓孩童建立正確的觀念,那應該教導他們如何保護自己、做好防護措施,更重要地是要「為自己負責」,建立對自己的掌控力、愛惜自己的身體才是比較合理的做法。一再的防堵圍堵,簽下這些看似有理、卻又令人不解的誓言,真的讓人覺得這些主事者好傻、好天真。
而婚前守貞另一方面來說,也代表著對「性自主」舉起反對大旗,每個人都該擁有自己對性的需求跟渴望,都擁有自主權,如果拘泥在這些文謅又陳腔的字句中,那樣的價值觀才是真的恐怖。對主張性自主跟性解放的學者來說,這樣的做法應該是又回到父權中心主義甚或是對處子處女之身的復辟情節。
根據媒體報導,這是高雄市愛國國小畢業生在一齊宣讀誓言、簽下「拒絕婚前性行為宣誓卡」,這麼煞有其事的過程,在我看來,絕對不是台灣兩性平權或性別教育的進步,反而大大往後退了好幾個光年。彷彿又回到思想封建的保守時代,不但無法建立正確的性觀念或自我保護,反而是一種孤芳自賞、處身情節的復辟。
我覺得這樣的戲碼,重點不在於演員是這些小六學生的年紀是否洽當,而是在於簽下這樣的「守身契」,實在很可笑。在現今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國小學童逐步接受兩性教育的確需要,但婚前守貞這個觀念是否應該推行其實備受爭議。以這種極端的方式來鼓吹要保護自己,真的是太沉重了。
如果校方的出發點是要讓孩童建立正確的觀念,那應該教導他們如何保護自己、做好防護措施,更重要地是要「為自己負責」,建立對自己的掌控力、愛惜自己的身體才是比較合理的做法。一再的防堵圍堵,簽下這些看似有理、卻又令人不解的誓言,真的讓人覺得這些主事者好傻、好天真。
而婚前守貞另一方面來說,也代表著對「性自主」舉起反對大旗,每個人都該擁有自己對性的需求跟渴望,都擁有自主權,如果拘泥在這些文謅又陳腔的字句中,那樣的價值觀才是真的恐怖。對主張性自主跟性解放的學者來說,這樣的做法應該是又回到父權中心主義甚或是對處子處女之身的復辟情節。
2008年6月17日
Starbucks
在PTT星巴克版發表的一篇短文,意外地引起支持與反對版友的討論,也讓我再次見識到PTT真的是各種人都有,而且有一個最高指導原則必須要牢記在心並且好好把握-認真,你就輸了。
或許身上還留有記者「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血液,用「以客為尊還是以錢為尊?」為標題的文章果然有點重口味,所以也就引發版友的關注。而在互文交流之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態勢越來越明顯,也離我原本的初衷越來越遠(但也不至於像八卦、黑特版那麼誇張)。
現在先還原現場,看看我原本的發文
作者 hiffer (紅色巨塔) 看板 Starbucks
標題 [心得] 以客為尊還是以錢為尊? 時間 Sun Jun 15 15:21:392008
───────────────────────────────────────
週五因為辦活動 所以要買小八的咖啡
彷彿現在"喝中杯的客人都很怪不然就是胃太小"
點好要買的杯數跟品名 接下來 一切彷彿是SOP般的問答 而且是很不高興的問答
我: 我要XXXXX(點了十幾杯)
店: 請問要大杯還是特大杯?
我: 都中杯就好?
店: 中杯只有這麼小喔(一定要比一下杯子的大小)
我: 我知道,中杯就好
========================================================================
其實很想繼續跟店員說 我要的就是中杯,不用你這樣強迫推銷,
雖然店員態度沒有很糟 但我不是沒有眼睛 知道 中杯有多大,
我不是很排斥這樣的銷售方式,但明明就有中杯,
店員要告訴客人的,應該是充足的資訊,想聽到的是
"我們有 中杯大杯特大杯,請問您需要哪一種?"
而不是刻意忽略中杯的存在,直接詢問客人大杯跟特大杯?
這種感覺 就很像你去飲料店
跟店員說 我要一杯奶茶 店員卻跟你說 請問你要珍珠奶茶還是椰果奶茶?
當店員不再以客為尊 而只是以錢為尊的話
那我的再購率 只會越來越低
除非公務需要 不然我越來越不願意再踏入小八
我體會不到過往夥伴的熱情介紹 而不是強迫中獎
這類內容的文章應該算月經文了,相信已經有很多討論了,
希望不要引起筆戰 我只想好好的喝咖啡:)
誠實地說,我原本就有預期這樣的發文一定會引起一些討論,因為這樣的主題在該版真的可以說是「月經文」了,但這絕對不是好現象。因為這表示有越來越多的顧客對星巴克的銷售手法感到不舒服,某種程度也代表星巴克最引以為傲的以客為尊逐漸式微,更深層地說,顧客認知價值與忠誠度逐漸下滑。(說完這些彷彿我的立場已經很明顯了)
在一系列的推文或回文中,有一部分是夥伴,他們多半認為店員會這樣問,是一種「貼心」的表現,或者是一種好意,更有人放大絕,直接說「公司也有公司要求的..夥伴問一句而已..又不是不賣你中杯這種行銷模式不管賣什麼都會吧..沒這麼嚴重」。
我不知道是我中文書寫程度差還是他們理解能力有問題,我通篇的重點只有一個︰明明就有中杯,為什麼「只」問我要大杯還是特大杯?這是唯一讓我不舒服的地方。這樣不算某程度種的欺騙嗎?我假如是第一次踏進這家店,或許還會真的以為只有這兩種選擇。還是說星巴克有種「中產階級的自我傲慢」,只肯在價目表上標註「TALL」、「GRANTE」、「VENTI」,而不願多標上中、大、特大的中文?
如果今天店員是問我﹕「請問你要中杯、大杯、特大杯?」即使他之後再來跟我推銷要不要換其他大容量,或是跟我提醒中杯只有這樣的容量時,我都不會不高興,因為這是我可以體諒的,這些的叮嚀我覺得才是貼心的展現,而不是死要錢般(說得有點重)只問我大杯還特大杯,那就只能感到受冷冷的銅臭味而非咖啡香了。
或許身上還留有記者「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血液,用「以客為尊還是以錢為尊?」為標題的文章果然有點重口味,所以也就引發版友的關注。而在互文交流之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態勢越來越明顯,也離我原本的初衷越來越遠(但也不至於像八卦、黑特版那麼誇張)。
現在先還原現場,看看我原本的發文
作者 hiffer (紅色巨塔) 看板 Starbucks
標題 [心得] 以客為尊還是以錢為尊? 時間 Sun Jun 15 15:21:392008
───────────────────────────────────────
週五因為辦活動 所以要買小八的咖啡
彷彿現在"喝中杯的客人都很怪不然就是胃太小"
點好要買的杯數跟品名 接下來 一切彷彿是SOP般的問答 而且是很不高興的問答
我: 我要XXXXX(點了十幾杯)
店: 請問要大杯還是特大杯?
我: 都中杯就好?
店: 中杯只有這麼小喔(一定要比一下杯子的大小)
我: 我知道,中杯就好
========================================================================
其實很想繼續跟店員說 我要的就是中杯,不用你這樣強迫推銷,
雖然店員態度沒有很糟 但我不是沒有眼睛 知道 中杯有多大,
我不是很排斥這樣的銷售方式,但明明就有中杯,
店員要告訴客人的,應該是充足的資訊,想聽到的是
"我們有 中杯大杯特大杯,請問您需要哪一種?"
而不是刻意忽略中杯的存在,直接詢問客人大杯跟特大杯?
這種感覺 就很像你去飲料店
跟店員說 我要一杯奶茶 店員卻跟你說 請問你要珍珠奶茶還是椰果奶茶?
當店員不再以客為尊 而只是以錢為尊的話
那我的再購率 只會越來越低
除非公務需要 不然我越來越不願意再踏入小八
我體會不到過往夥伴的熱情介紹 而不是強迫中獎
這類內容的文章應該算月經文了,相信已經有很多討論了,
希望不要引起筆戰 我只想好好的喝咖啡:)
誠實地說,我原本就有預期這樣的發文一定會引起一些討論,因為這樣的主題在該版真的可以說是「月經文」了,但這絕對不是好現象。因為這表示有越來越多的顧客對星巴克的銷售手法感到不舒服,某種程度也代表星巴克最引以為傲的以客為尊逐漸式微,更深層地說,顧客認知價值與忠誠度逐漸下滑。(說完這些彷彿我的立場已經很明顯了)
在一系列的推文或回文中,有一部分是夥伴,他們多半認為店員會這樣問,是一種「貼心」的表現,或者是一種好意,更有人放大絕,直接說「公司也有公司要求的..夥伴問一句而已..又不是不賣你中杯這種行銷模式不管賣什麼都會吧..沒這麼嚴重」。
我不知道是我中文書寫程度差還是他們理解能力有問題,我通篇的重點只有一個︰明明就有中杯,為什麼「只」問我要大杯還是特大杯?這是唯一讓我不舒服的地方。這樣不算某程度種的欺騙嗎?我假如是第一次踏進這家店,或許還會真的以為只有這兩種選擇。還是說星巴克有種「中產階級的自我傲慢」,只肯在價目表上標註「TALL」、「GRANTE」、「VENTI」,而不願多標上中、大、特大的中文?
如果今天店員是問我﹕「請問你要中杯、大杯、特大杯?」即使他之後再來跟我推銷要不要換其他大容量,或是跟我提醒中杯只有這樣的容量時,我都不會不高興,因為這是我可以體諒的,這些的叮嚀我覺得才是貼心的展現,而不是死要錢般(說得有點重)只問我大杯還特大杯,那就只能感到受冷冷的銅臭味而非咖啡香了。
2008年6月16日
Moving
最近公司進行樓層大搬遷,我也準備告別雙和地區,做個十足的信義人。
自從上班之後,就一直有搬家的計畫,從計畫中的吳興街、北醫週遭、捷運藍線沿線,不是被昂貴的租金嚇到,不然就是無法省下交通時間而作罷。幸運地經由朋友介紹,找到通化夜市附近的住家,兩天之後看屋,不到一個星期就決定簽約了。
未來的住處是20幾年的公寓,房屋設備跟新舊程度雖不能跟我現在租屋處相比,但整體來講都還在可接受範圍中。我住的那間是唯一的套房、唯一有冷氣、唯一有四門衣櫃的房間,該有的家具設備也都不缺,可以說省下了許多麻煩。「唯一」需要適應的,就是會有其他室友生活在一個屋簷下。
回顧過去的住屋經驗,可說是兩個極端,大學加研究所兩年都是住宿舍,也就是有室友生活在同一空間中,之後搬到分租套房,獨享自己的空間,但有的時候反而顯得寂寞(這裡就會想起這樣的歌詞: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會選擇新住處,不外乎是離公司近很多,公車也很方便,面對不斷攀升的油價,還是趕快轉換成大眾運輸工具,當然也可為環保略盡棉薄之力。另外「家庭式公寓的套房」一直是我理想的選擇,不僅保有自己的小空間,也有公共空間可以跟室友聯絡感情,也比較有家的感覺。加上這裡的租金是水、電、瓦斯、網路、第四台、垃圾袋、基本公共用品都包括,沒有繁複的計算方式,省去許多麻煩。當然租金也是很「親切」,經過我嚴密的計算、折抵之後,新住處約比我現在住處貴1500元上下,而有了廚房之後想必應該還可以省下一些開銷。
雖然這個地方只住了一年,但還是有很多東西是從宿舍搬出來後就沒有再整理的,連箱子都沒有開,趁此機會把暫時不會用到的書籍講義寄回家,雜物則決定仿效日劇搬家時常見的戲碼,拿出兩個紙箱,一個是「要」、一個是「不要」,然後此時畫面應該是我看著某個物品,猶豫到底要丟到哪個箱子,腦中可能會浮現關於這個物品的情景,可能悲傷、可能快樂,最好這時再響起主題曲,為之後的劇情留下伏筆(喂,該醒醒繼續看PAPER去啦)。
自從上班之後,就一直有搬家的計畫,從計畫中的吳興街、北醫週遭、捷運藍線沿線,不是被昂貴的租金嚇到,不然就是無法省下交通時間而作罷。幸運地經由朋友介紹,找到通化夜市附近的住家,兩天之後看屋,不到一個星期就決定簽約了。
未來的住處是20幾年的公寓,房屋設備跟新舊程度雖不能跟我現在租屋處相比,但整體來講都還在可接受範圍中。我住的那間是唯一的套房、唯一有冷氣、唯一有四門衣櫃的房間,該有的家具設備也都不缺,可以說省下了許多麻煩。「唯一」需要適應的,就是會有其他室友生活在一個屋簷下。
回顧過去的住屋經驗,可說是兩個極端,大學加研究所兩年都是住宿舍,也就是有室友生活在同一空間中,之後搬到分租套房,獨享自己的空間,但有的時候反而顯得寂寞(這裡就會想起這樣的歌詞: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會選擇新住處,不外乎是離公司近很多,公車也很方便,面對不斷攀升的油價,還是趕快轉換成大眾運輸工具,當然也可為環保略盡棉薄之力。另外「家庭式公寓的套房」一直是我理想的選擇,不僅保有自己的小空間,也有公共空間可以跟室友聯絡感情,也比較有家的感覺。加上這裡的租金是水、電、瓦斯、網路、第四台、垃圾袋、基本公共用品都包括,沒有繁複的計算方式,省去許多麻煩。當然租金也是很「親切」,經過我嚴密的計算、折抵之後,新住處約比我現在住處貴1500元上下,而有了廚房之後想必應該還可以省下一些開銷。
雖然這個地方只住了一年,但還是有很多東西是從宿舍搬出來後就沒有再整理的,連箱子都沒有開,趁此機會把暫時不會用到的書籍講義寄回家,雜物則決定仿效日劇搬家時常見的戲碼,拿出兩個紙箱,一個是「要」、一個是「不要」,然後此時畫面應該是我看著某個物品,猶豫到底要丟到哪個箱子,腦中可能會浮現關於這個物品的情景,可能悲傷、可能快樂,最好這時再響起主題曲,為之後的劇情留下伏筆(喂,該醒醒繼續看PAPER去啦)。
2008年6月6日
Computex
終於結束這個小惡夢了!
上個星期怎麼渡過的不敢多回想,或許現在還可以活著開心地發布文章就很值得高興了。
這次發生一些插曲,其實就一個重大失誤,簡單說,就是沒趕得上發新聞資料的時間,雖然後來有在下一場活動中補發,但間接得知客戶那邊臉色發青,應該是很不高興吧。雖然不是自己的客戶,但仍是充滿無限的抱歉與自責。我覺得再多的突發狀況或問題都不該是藉口,「如何在有限資源與時間下把事情完成」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得到一個教訓,這也是來自於AM的安慰吧,他說﹕「百分之七十(我想這只是個比喻)的失誤都是由你的vendor或你的同事『幫』你的」。以白話文跟這次的教訓來說,我想AM告訴我的道理是,如果手邊處理的事情,不是全然由我掌握,而是需要跟其他人共同合作時,我必須更要注意其他人是否能配合我,或者我能配合其他人。更重要地,如果有時間壓力,更需要緊迫盯人,唯有如此,才比較可以確保不會有意外的事情發生。
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相信這次這麼刺激的經驗,讓我知道必須要更注意、更謹慎,還有要拿出一定的堅持跟追蹤的精神,尤其是不要怕麻人家,因為一不小心到最後,惹上大麻煩的、吃足苦頭的會是自己。
上個星期怎麼渡過的不敢多回想,或許現在還可以活著開心地發布文章就很值得高興了。
這次發生一些插曲,其實就一個重大失誤,簡單說,就是沒趕得上發新聞資料的時間,雖然後來有在下一場活動中補發,但間接得知客戶那邊臉色發青,應該是很不高興吧。雖然不是自己的客戶,但仍是充滿無限的抱歉與自責。我覺得再多的突發狀況或問題都不該是藉口,「如何在有限資源與時間下把事情完成」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得到一個教訓,這也是來自於AM的安慰吧,他說﹕「百分之七十(我想這只是個比喻)的失誤都是由你的vendor或你的同事『幫』你的」。以白話文跟這次的教訓來說,我想AM告訴我的道理是,如果手邊處理的事情,不是全然由我掌握,而是需要跟其他人共同合作時,我必須更要注意其他人是否能配合我,或者我能配合其他人。更重要地,如果有時間壓力,更需要緊迫盯人,唯有如此,才比較可以確保不會有意外的事情發生。
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相信這次這麼刺激的經驗,讓我知道必須要更注意、更謹慎,還有要拿出一定的堅持跟追蹤的精神,尤其是不要怕麻人家,因為一不小心到最後,惹上大麻煩的、吃足苦頭的會是自己。
訂閱:
文章 (Atom)